久久99久久精品视频/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黄色软件伊人/国产一区免费播放 - 最新av网站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內資訊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簡介

發布日期:2024-09-11瀏覽次數:1784

一、法律背景與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于2021年8月20日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該法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在個人信息保護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為個人信息處理活動提供了明確的法律框架和監管依據,有助于構建安全、可信的網絡環境。

二、法律內容核心

明確個人信息定義: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與已識別或者可識別的自然人有關的各種信息,不包括匿名化處理后的信息。這一定義涵蓋了廣泛的信息類型,如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等。

處理原則: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原則,不得通過誤導、欺詐、脅迫等方式處理個人信息。這一原則要求個人信息處理者在收集、使用、傳輸個人信息時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尊重個人信息主體的意愿和權益。

知情同意: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個人同意,不得誤導、欺詐、脅迫等。這一規定保障了個人信息主體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防止個人信息被非法收集和利用。

敏感個人信息保護:將生物識別、宗教信仰、特定身份、醫療健康、金融賬戶、行蹤軌跡等信息列為敏感個人信息,并規定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必要性,并采取嚴格保護措施的情形下,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

未成年人保護:特別將不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確定為敏感信息,處理此類信息應當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同意。這一規定體現了對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特殊保護。

自動化決策與“大數據殺熟”:規定利用個人信息進行自動化決策時,應當保證決策的透明度和結果公平、公正,不得對個人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不合理的差別待遇。這一規定有助于防止“大數據殺熟”等不公平現象的發生。

三、總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出臺和實施為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通過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我們可以提升公眾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能力,促進個人信息的合理利用和保護,共同構建安全、可信的網絡環境。